用于面粉廠的清理流程,可將麥粒表面的塵埃、麥毛、麥皮、微生物、蟲卵、嵌在腹溝里的泥砂從及強度低于小麥的并肩泥塊、煤渣、蟲蝕、病害、變質麥粒等打碎并和麥粒分離,并能打掉殘留的小麥護穎,有利于降低入磨小麥的灰分,提高面粉色澤,降低面粉灰分和含砂量。
1、每次開機時,都應保證機內無異物,各連接部位無松動現象,確定后方可開機并觀察空轉情況。
2、開機檢查三角帶的松緊程度,做到松緊適宜。
3、空車運轉正常后方可進料,物料流量應穩定,杜絕忽高忽低。
4、進機物料需先經磁選處理,杜絕鐵釘、螺栓、螺母等金屬異物進入機內損傷篩面和打板。一般打麥設計在去石機后面,而打麥機后面往往是配帶吸風的振動篩。
5、必須是空車啟動。若機內存有較多物料,應先將物料排出后,方可啟動,否則起動負荷過大易損壞電動機、三角帶、打麥機和電器。
6、停機時,應先將料門關閉,待機內物料走空后再切斷電源。
7、運動中可根據工藝效果,適當調節進機物料流量。但應注意電流變化情況。
8、更換打板時注意整個旋轉系統的動、靜平衡問題,不能單根更換。
9、每班檢查篩面破損的情況,一旦發現應及時修補或更換。
10、安裝篩面時,應注意檢查篩面的圓整情況,防止出現工作間隙不均勻的現象。
11、每2小時應用床刷清理篩筒表面一次,使篩孔通暢,以利排雜。
12、原則上下腳料中不應含有完整麥子,若每小時超過25克,應立即修補.
1、每經過一道打麥后,小麥灰分降低應不少于0.02%,碎麥粒增加量不超0.5%,下腳中不含有完整麥粒。
A、每月由打麥機所在樓層操作工,在進機前、進機后各取物料約1000克,分檢其中碎麥粒的增加量。
B、每月應在進機前和進機后各取物料約100克,送化驗室燒灰分,觀察灰分降低程度。
C、原則上,灰分下降率與破碎率成正比,即灰分下降率越高,破碎率越高,若破碎率超過要求范圍,應采取下列措施:(1)增加流量,(2)降低轉速,(3)改變打板角度,減少物料在機內的滯留時間。
2、感官判定:打開側門,應看到下腳料被很有力地打出來,并且有碰臉生痛的感覺。吸風效果好,篩板上無滯留物。觀察被打擊的小麥,表面光滑,麥毛幾乎被全部打掉,嵌入在腹溝內的雜質被打出,并且碎麥粒不多,則說明效果較好。能透過篩網看到小麥隨打板旋成螺旋前進。如果發現不了這種現象,很可能是打板已短或轉度過低。
(1)原料因素
原料品質較差時,適當降低打擊強度,否則碎麥過多,將導致產品出品率及產品品質下降。
(2)設備因素
根據工藝要求,選擇較低或較高的工作轉速,當原料品質差時,應選擇打擊強度較弱,打擊機會較多。
(3)操作因素
打麥機的工作流量應小于設備的額定流量,流量偏小時,對物料的打擊作用可能過強,破碎率高,流量過大,容易造成堵塞,打麥效果下降。
參考資料編輯區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