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過去,收完秋以后就是遍地的玉米秸,農民弓著身子捆秸稈,現如今在南五十家子鎮看到的卻是一臺"鐵牛"在地里跑,大片的秸稈被"吃掉",吐出來的是一個一個的草塊,這是南五十家子鎮在用秸稈打捆機在田里捆秸稈,成了當地一道亮麗的風景。
為了改變多年來村民柴草亂堆亂放的傳統習慣,今年秋天,南五十家子村出資購買了一臺秸稈打捆機,免費為村民捆秸稈。
整棵的秸稈,經打捆機"吞掉"再"吐出"后就變成了長方體草塊,這樣的草塊便于運輸,便于存放,村民霍春和高興地告訴筆者,"原來的玉米秸都是堆放在房前屋后,既不衛生又不安全,一個煙頭就可能引起整堆的玉米秸著火,現在人們都把打捆后的草塊存放在自家院內,有的還直接賣給了養殖場作飼料,既保持了環境衛生又減少了火災隱患。
村黨支部書記霍劍軍說:"我們村過去是戶戶柴草垛,垃圾到處堆,現在是人和、景美、路通、村凈,村民的文明程度也提高了很多,一走進村里,心情都特別舒暢。"
自農村環境綜合整治以來,南五十家子鎮啟動實施了5個重點整治村,清理垃圾1500余立方米,完成道路硬化5公里,新清理翻修排水溝4.5公里,清理修剪道路沿邊雜草等600余立方米,粉刷墻壁1500平方米,安裝路燈220盞,購置垃圾桶100余個,新建垃圾池80多個,休閑廣場3處。
圖為正在耕作的方科牌秸稈打捆機:
版權與免責聲明:凡本網注明“來源:農機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浙江興旺寶明通網絡有限公司-農機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農機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自其它來源(非農機網)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或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作品第一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