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新經濟身份的明確,讓以電商為代表的新經濟體也有了全新的定位與目標。“實體經濟”是一個相對于“虛擬經濟”的概念,不僅包含制造業,更涵蓋著一二三產業。縱觀實體經濟與電商等商業新模式之間走過的不同發展階段,從zui初的對立沖擊,但如今的合二為一?;ヂ摼W的工具屬性越發明顯,這也意味著,2017年電商行業的發展將越加回歸經濟的本質,而更加透徹的理解新經濟,將有助于電商企業在未來的發展中更好地把握市場風向。
關鍵詞:適應
要用新經濟、新業態、新動能的蓬勃力量,推動傳統產業尤其是實體經濟更好地適應經濟轉型,從而提高競爭力,更好地滿足人民群眾不斷提升的消費需求。
壯大新經濟、發展新動能是對傳統動能改造的過程。近年來不少新經濟、新業態的出現讓傳統產業的生產、流通和經營模式上都發生了變化。放在零售行業而言,不論是傳統經濟還是電商經濟,在新的市場環境下都需要一個適應的過程。
可以注意到,在當前的線上零售格局中,越來越多的傳統企業開始露出崢嶸。從蘇寧、國美等家電賣場的紛紛轉型,到王府井、海爾、步步高、大潤發等一批零售企業加速拓展自己的線上渠道。盡管從*上看,阿里和京東依舊占據著網絡零售額的絕大多數,但對于傳統零售企業自身而言,卻是適應新經濟過程的體現。
傳統的電商企業也需要適應新經濟。電子商務被馬云形容為一只“擺渡船”,而融入大數據、人工智能的新模式在未來將取而代之。多位零售業專家曾表示,當前的新模式放在不遠后的將來也會成為舊模式,這需要企業自身做出改變。
“大數據融合、技術疊加讓企業運營效率得到提升,觀察當前規模企業的發展歷程,都曾在產品質量、營銷方式等方面打破常規才有了當前的市場地位。在肉類供應鏈平臺肉交所看來,大的市場環境正在進入轉型期,而企業也會遇到轉型中的一些問題,這是一個需要適應的過程。
關鍵詞:帶動
部分依靠傳統動能的實體經濟產業,確實面臨不適應市場變化的問題。怎么破解這一問題?還要讓傳統產業插上新經濟的“翅膀”,用新動能帶動傳統動能轉型升級。
“流通帶動生產”的革命性變化在零售業發展中不乏案例。沃爾瑪等大超市就曾改變過去零售商店的采購模式,直接向*格采購大量訂單,帶動了實體經濟發展。而現在,很多網店直接向工廠下訂單、定制化生產,同樣帶動了大量制造業工廠的發展。
肉類供應鏈平臺肉交所表示,新經濟的本質沒有太多創新,無論是電商還是傳統零售的本質都是賣貨,把合適的商品賣到消費者手中,關鍵在于信息流的改變。
傳統零售業都說顧客是上帝,但是很難知道顧客到底需要什么,而通過信息流的反向操作,用互聯網原有的前端需求引導生產,將有效提升企業的經營效率。”肉交所稱,新經濟與當前倡導的供給側改革有相通之處,都是要按需求解決供給。據了解,在創辦肉交所之前的上一個項目是金融領域的B2B品牌理財之家,在肉交所看來,互聯網已經不是單純的電商銷售問題,而是滲透到了生產、加工、服務等流通的各環節,數據傳輸、化管理、溝通機制的應用對實體經濟來說都將適用。
當新經濟與實體經濟的界限被打破,互聯網的工具屬性凸顯。“一瓶礦泉水原來的采購價是1元,zui終零售價可能是2元,但如何讓消費者認識到這瓶礦泉水是來自的水源地、富含礦物質營養、對身體有好處,zui終可能會為此支付3元甚至更高的價格。”
關鍵詞:監管
要適應新動能加速成長的需要,探索包容創新的審慎監管制度,對新產業、新業態采取既具彈性又有規范的管理措施。監管要有規范,同時也要有一定的靈活度。
新經濟的快速發展成為中國經濟發展的新引擎,但在推動經濟發展的同時也有諸如假貨、漏稅等問題隨之產生。
去年底,淘寶網再度被列入美國“惡名市場”名單,盡管有聲音提出這背后受到貿易氛圍因素的影響,但也從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國內電商企業的現狀。
在電商飛速發展、實體經濟低迷之際,有觀點提出中國經濟“脫實入虛”的現象愈演愈烈,需要警惕其中的資產泡沫。但可以注意到,電商行業在走出zui初的萌芽期之后確實帶動了就業,促進了實體經濟的發展。政府的導向相當于給電
商企業送來了一顆*,通過構建更好的商業環境,讓企業可以盡情發展。
在零售業的發展歷史中,連鎖商業的出現是對消費品質的一次升級,而電商的普及是對零售業的又一次提升。
新經濟新在何處?僅就網店而言,在經過zui近十年的快速發展后,很難再說它是新鮮事物。但放到國內整體的商業結構中,不論從促進經濟增長、帶動就業還是引導生產等方面來看,都有其新穎之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