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農機網 地方農機】 進入8月以來,我國南方重慶、四川、湖北等地的水稻已陸續開始收割,部分地區已收割完畢,預計9月底前這幾個省份將陸續收割完畢。今年水稻收割大的特點便是機收率進一步提高,不僅效率提高,更讓農民實現了增產增收。
重慶銅梁區:水稻機收近尾聲 為農民節省上億元資金
日前,在重慶市銅梁區西河鎮興建村公路邊的一片稻田里,兩臺中型
收割機來回奔跑,收割水稻。
據銅梁區農機推廣站負責人介紹,今年銅梁區水稻種植面積41.5萬畝左右,由于水稻生產后期天氣較旱,有利于水稻大面積機收。從8月1日開始,來自江蘇、河南、安徽等地的上千輛中型收割機進入銅梁。
8月2日,機收在銅梁二坪鎮展開,隨后白羊、水口、東城、石魚等鎮街的機收工作也陸續展開。經過半個月的時間,全區除山區少量的稻田外,90%的稻田實現了機收。
“今年機收不僅比去年早2至3天,而且價格也比去年低5%至10%左右,平均每畝的收割費在100元左右。而人力收割每畝的人工加上伙食至少要350元。*一項,就為當地農民節省了上億元資金,同時也大大解決了農村搭谷缺乏勞動力的問題。”銅梁區農機推廣站負責人說。
重慶盤龍鎮:機械化收割水稻助農民增產增收
近日,盤龍鎮白鶴村水稻種植大戶張成紅開始收割162畝水稻,全程實行機械化操作,預計收割時間為一天。
“以前收割100多畝地要耽誤好幾天,現在租用了6臺收割機幫忙收割,輕輕松松就可以完成收割、晾曬。今年水稻長勢很好,每畝產量可達1000斤,全程機械化操作每畝可節約200元,預計可實現收益約5萬元。”張成紅說。在張成紅的稻田里,只見收割機來回穿梭,一次性完成切割、脫粒、分離、卸糧等工序,并將稻谷輸送到農用車,再運往合作社進行烘干處理。
據悉,該鎮農機股份合作社投入無人機2臺、
拖拉機3臺、
插秧機10余臺、收割機1臺,從耕地、育秧、插秧、病蟲防治到收割、晾曬實現了全程機械化操作。同時,鎮農業服務中心為水稻種植戶提供了配方施肥、螟蟲防治等技術指導。通過系列社會化服務,幫助水稻種植戶實現了增產增收。今年,該鎮水稻種植大戶共14戶,種植面積2248畝,全鎮水稻種植面積3萬余畝,水稻機收率約80%。
四川南充:基本實現水稻機械化收獲
當前正值南充市水稻收獲季節,到處呈現出繁忙景象。為搶抓水稻收獲農時,南充各級農業部門提前謀劃:一是組織農機技術人員對全市2500余臺聯合收割機進行保養維修,保證農忙出勤。二是督促農機經銷商提前做好農機零配件儲備供應及維修人員保障,確保機具發生故障時能及時修復不誤作業。三是通過農業農村部跨區作業信息平臺,發布南充市各地水稻種植面積、成熟時間、對聯合收割機需求等信息,招引了來自安徽、河南、河北、浙江、江蘇等省近3000臺聯合收割機來南充市參與水稻跨區機收作業,解決收獲旺季本地收獲機械不足的問題。
今年南充市水稻種植面積219萬畝,喜獲豐收。預計全市今年水稻機收面積將超過180萬畝,機械收獲率將超過80%,水稻收獲基本實現機械化。
目前集中機收水稻每畝收費在100元左右。據種糧農民介紹:水稻機收比請人工收獲每畝節約開支約300。照此計算,180萬畝水稻機械收獲比人工收獲節省支出5億多元。
本文由中國農機網整理發布,資料來源:華龍網、南充市農業局、榮昌新聞網,如有侵權或異議請聯系我們。
所有評論僅代表網友意見,與本站立場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