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農機網 地方農機】 據了解,自2015年農業農村部制定了《到2020年化肥使用量零增長行動方案》《到2020年農藥使用量零增長行動方案》,日前農業農村部又聯合生態環境部印發了《農業農村污染治理攻堅戰行動計劃》,該方案明確到2020年全國主要農作物化肥、農藥使用量實現負增長,化肥、農藥利用率均達到40%以上。當前在各地農業部門積極措施下,化肥農藥的減量使用已經成為種植產業的常態。
廣東五華縣化肥農藥雙減 農戶增產增收
2018年11月8日,五華縣棉洋鎮聯西村示范田基地迎來一片豐收,實割實測成果顯著。試驗田通過實施,取得了四個方面成效。
化肥減排效果明顯:農民平均用肥減少10公斤/畝,減幅達到18%。據了解常規田每畝肥料220元,試驗田三控肥每畝135元,每畝可節省肥料錢85元。
農藥減排效果明顯:全面推廣生物農藥、低毒低殘留農藥、
噴霧器和統防統治等綜合防控技術,使試驗田農藥利用率從30%提高到40%,農藥包裝廢棄物回收率從0提高到90%,
農產品農藥殘留量符合國家標準。
增加農民收入:常規田,畝產干谷1070市斤。試驗田畝產干谷1170市斤。試驗田比常規田畝產增值100斤。實實在在增加了農民收入。
改善生活環境,扮靚美麗鄉村:減少化肥、農藥對水體和土壤的污染,改善河流水源質量,提高土壤肥力和產出力,改善農村生產、生活和生態環境,顯現一幅生態美的新農村景象。
廣東減量使用化肥農藥:行業有共識,上下齊發力
一條條黑色的軟管鋪在菜地里,水閘門一開,抽水機從水池里抽水加壓,水從軟管上的細孔直噴而出,撒落在田間。這是記者日前在平潭四季綠蔬菜生產基地看到的一幕。這水不是普通的灌溉水,是融入了可溶性或液體肥料的水,可浸潤作物根系發育成長區域,把水分、養分按比例直接供給作物。與傳統施肥灌溉相比,這樣的水肥一體化設施平均每畝節水60-80立方米,節約肥料16公斤,還可以增產20%,即每年每畝約可節支增收2000元。
而在惠州惠東縣荔龍種養專業合作社果園里,荔枝樹上掛著一塊塊黃板,表面粘附了密密麻麻的“黑點”,一個個“路燈”矗立在旁,成為荔枝園里一道獨特的風景線。理事長盧永泉告訴記者,誘殺害蟲旨在降低農藥施用量和施用次數。“之前果園一年用藥次數較高,現在用藥次數每年可減少3次左右。”
據悉,廣東省經過近三年的示范推廣和科普教育,化肥農藥的減量使用已經成為種植產業的常態。目前,減量增效、科學種植的理念被越來越多種植戶所接受,測土配方施肥、水肥一體化應用、有機肥替代化肥、統防統治、綠色防控等技術日益被廣泛采用。
2015年以來,廣東省各級農業部門圍繞農業部(現農業農村部)“一控二減三基本”和化肥農藥使用量零增長行動,以推廣測土配方施肥、有機肥替代化肥技術為抓手,大力推進化肥減量增效,并積極開展農藥監督管理、農作物病蟲監測預警、農作物綠色防控和專業化統防統治等工作,2017年全省化肥使用量較2016年下降1.04%;農藥使用量比過去三年的平均值減少8%,連續3年呈下降態勢。廣東已提前實現化肥農藥零增長。
浙江湖州化肥農藥減半 稻魚共養喜增收
浙江湖州長興縣和平鎮有一連片種植的水稻,今年的化肥和農藥使用量都減少了50%,其畝均投入由之前的290元下降至100元左右。日前一核算,畝均凈收益達到3375元,比傳統水稻種植多了好幾倍。
據農技術人員介紹,該片水稻采用的是“蝦稻輪作—稻鴨共養”新模式。3月初至4月上旬,放養小龍蝦苗,每畝40公斤,6月中下旬開始捕撈;6月上旬水稻育苗,7月上旬移栽;7月中旬放養苗鴨10只,9月底收獲鴨子;11月中旬收割晚稻,稻鴨共生期為60-70天。整個種養周期約9個月,創造了“一季小龍蝦、一季水稻、一季鴨”的種養模式。
農技術人員就此算了一筆精細賬:單一種植晚稻“南粳46”“蘇香粳100”,畝產約550公斤,出米率約70%,常規稻米售價在4.28元/公斤,加國家種糧補貼150元,合計畝均收益1800元,去除各項成本,畝均利潤為400元。而采用“蝦稻輪作-稻鴨共養”模式,每畝產“蝦稻米”280公斤,售價12元/公斤,產值3360元;10只鴨子計產值250元;小龍蝦單產110公斤、計產值4620元;加國家種糧補貼150元,合計收益8380元。去除各項成本后,畝均利潤為3375元,農戶增收幅度達743%,經濟效益相當明顯。
同時,這一模式還有效保護基本農田結構,在稻田中形成新的生態循環鏈,減少化肥、農藥施用,不僅生產了符合消費導向、市場需求的“蝦稻米”、小龍蝦、塘鴨等綠色農產品,生態效益也較為明顯。
據湖州市農業部門介紹,今年以來,該市將稻魚綜合種養作為轉變農漁業發展方式的重要抓手,大力推廣應用“稻-鱉”“稻-小龍蝦、青蝦”“稻-蟹、鰍、蛙”等綜合種養模式,合計種養2.88萬畝,100畝以上的種養基地35個,綜合效益達到3億元以上。水稻平均畝產500公斤左右,畝均年純收入3000元以上,比傳統的單一種植模式增收1000多元。與池塘養殖相比,示范基地餌料系數減少35%以上。
本文由中國農機網整理發布,資料來源:浙江農業信息網、廣東農業面源污染治理、南方網,如有侵權或異議請聯系我們。
所有評論僅代表網友意見,與本站立場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