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出校門后,丁冰回到自己的家鄉亭湖區鹽東鎮,跟父母一起從事農業生產勞動,以后逐步發展,購置了拖拉機、收割機等,經過幾年打拼,成了一個安穩普通的農機專業戶,收入穩定,生活小康。
不滿現狀萌生了創業夢
丁冰是一個典型的的80后,作為一個有夢想的青年,近年來,逐步對過去的那種傳統的農業作業產生了一個說不清道不明的想法,難道就一輩子守著這些普通的農機?一輩子過著這種日出而作,日暮而歸的傳統勞作生活?
多年的農業生產勞動實踐,他感到農作物管理頭疼,也是麻煩的就是農藥噴灑,勞動強度大,危害性大,作業成本高,而且治蟲的窗口期短,一直想改變這種狀況,苦于內心無力。
一次走親戚,他通過市農機公司的大舅無意中知道了現在有無人機植保了,同時還了解到無人植保機跟農機一樣,也有政府購機補貼,同時通過網絡查看了有關無人機植保的知識,覺得這是一個好的機會,于是就逐步萌生了利用無人植保機創業的夢想。用他的話就是:作為農民也要有夢想,要做一個緊跟時代、緊跟科技的新時代的新農民。
多方考察結緣數字鷹
萌生了創業的夢想后,首先是與同樣懷有創業夢想的妻子商量,得到了家人的贊同。于是通過將近一個月的時間,和妻子一起考察了幾家外地無人機廠家,不是價格問題,就是操作、維修問題,一直猶豫不決。還是在農機公司的大舅看他猶豫不定,于是就建議他到本地的無人機公司看看。
2017年5月的一天早上,懷著試試看的心理,自己駕車,開著導航,悄悄地來到鹽城高新區數字鷹公司,此時公司職工還沒有到班,他就和物業公司的保潔阿姨間接地打聽起公司的有關情況,還從窗外認真仔細地看生產車間情況。
8點20分,公司職工陸陸續續地上班開始工作,他還是在車間外“偷偷”地看著,一直在外溜達著,直到9點多,公司行政部經理小路看到他一直在公司外徘徊,于是就走上前問有什么事,他支支吾吾:“我想到公司看看可以嗎?”,于是小路熱情地把他帶到接待室和他聊了起來,得知他想了解無人機植保的有關情況,小路就帶他到公司的展覽室、車間、成品倉庫、培訓教室以及售后服務等一一給他介紹起來。
事后他解釋說:“我就是想通過這種方式,看看你們這些‘高、大、上’的公司對我們農民是什么態度,看到公司人員這樣熱情,我就知道你們的服務肯定不會差。雖然考察過不少廠家,沒有你們公司這樣熱情的,說實話當時我就有意向購買了。”
參觀后,他就回去了,也沒有表明購機的想法。第三天,他給小路打電話,表示想先學一學操作無人機。于是丁冰就參加了公司2017年第五期植保操作手培訓班。通過一周緊張的培訓,在培訓教師的悉心指導下,丁冰從模擬器開始掌握了AB點功能、斷點續噴、一鍵返航、全自動航線規劃等植保機無人機的操作要領以及簡單的維護保養知識,以的成績順利結業。結業當天,他的妻子就悄悄的找會計交完款,當他拿到結業證書后就載著一架YM-6160K植保機和妻子滿懷信心的一起共同走向了無人機植保的創業之路。
的售后服務助力圓夢
次實際作業,心中沒有底氣,于是打電話請公司派人幫忙,公司派技術人員一直幫他把次170畝水稻田噴防完成。
第二次由于自己單獨操控的時候還是緊張,以至于起飛不久就從半空中掉了下來,幸好這款飛機還真的禁經得住摔,沒有壞。第三次是780畝水稻地,南北地長的是400米,因為沒有開過這么長的,于是就選擇東西的田埂降落,但田埂不規則,幾箱水后,無人機掉進了稻田,機身進水了,燒壞了里面的零件,由于是病蟲高發窗口期,公司立即安排了技術員到他家維修,直到凌晨一點。他說:“技術員們為我加班加點的維修,這一點真要給數字鷹大大的贊,有個好的售后和技術服務團隊。”
此后,丁冰承接了一個王姓老板的1200畝水稻噴防,也只用了三天半,完全沒出現任何技術狀況。雖然2017年6月份才購機,錯過了大麥、小麥的噴防時間,但趕上了水稻、棉花的噴防,前后三個月一共承接并完成了6000多畝噴防的業務,飛機性能一直保持穩定,丁冰的飛行技術也越來越,同時他還掌握了一些基本的維修技能,現在小毛小病都是自己維修解決。他說:“這與數字鷹公司的領導和技術人員是分不開的,沒有他們精心指導和售后服務的大力支持,就不會有我年噴防的順利。這幾個月,雖然辛苦,但心里是甜的,三個月的噴防,飛機款就賺了回來,還不包含政府的補貼。”這一年,丁冰的收入比去年多賺了五萬多。
在談到今后的打算時,丁冰告訴記者:“我家鄉周邊的老百姓,都看到了無人機植保的好處了,目前已經不有少農戶與我協商要把全年的水稻棉花的噴防全部包給我,2018年我準備再購置幾臺,成立一個服務全鎮的無人機植保合作社,穩扎穩打拓展公司業務,服務全鎮,輻射全區,造福鄉親,為鄉村振興計劃作出自己應盡的努力!”
當記者祝愿他事業越辦越好時,這個新時代的新型農民充滿自信地、憨厚地笑了……
所有評論僅代表網友意見,與本站立場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