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機網 地方農機】 山西省丘陵山區面積占比大,坡地多、耕地碎片化、地塊小且分散,坡脊地、饅頭山多,使農機作業、轉移、運輸等受到嚴重制約,難以發揮農業機械的作用和效益。為突破丘陵山區農機化發展土地條件制約瓶頸,山西各地積極探索丘陵山區農機化發展“以地適機”模式,解決農業機械下地“后一公里”難題。
晉中市探索丘陵山區農機化發展新路徑
晉中市靈石縣于2018年承擔實施山西省第一批丘陵山區農田宜機化改造試點項目,對英武鄉張家山村、梁家焉鄉下黃堆村、梁家焉鄉張家莊村土地權屬界限明晰、無權屬爭議的944畝土地進行宜機化改造,消除原本雜草叢生的山頭與閑置地的田埂、溝函,開墾成整齊劃一、溝路相連的高標準農田,經宜機化改造后的閑置地、荒地,已由中藥材種植企業集體承包并種植。2019年繼續在英武鄉張家山村對與已進行宜機化改造地塊相鄰、連片的600畝不宜機械化作業耕地進行宜機化改造,連續兩年宜機化改造工程結束后,集中連片的宜機化改造地塊可達1300余畝,成功創建晉中市丘陵山區宜機化改造示范區。
示范區宜機化改造通過施工多方案、項目多配套、部門多配合,充分發揮了示范區示范作用。一是對小塊、零星分散及閑置土地通過展線式回環梯田改造、Z字形梯臺緩坡化并整改造,使農田地塊小并大、短并長、陡變平、彎變直和互聯互通;二是對改造土地配套使用深耕技術,疏松土壤,加深耕作層,促進土壤熟化,提高土地降水蓄納能力,避免產生地表徑流;三是通過項目配套,為改造農田免費補助化肥100公斤/畝,以解決宜機化改造地塊土壤養分含量低,生物狀況差,養分不均衡問題,改善土壤性狀,提高土壤肥力,使宜機化改造地塊適宜作物耕種;四是爭取交通部門項目配合,在示范區修建2.2公里瀝青路,2公里砂石路,實現了農村公路、機耕道與作業便道的互聯互通,滿足農機作業和通行的要求;五是充分調動示范區積極性,兩年自籌資金70余萬元,從根本上解決宜機化改造工程施工土方量大、改造成本高的問題。
丘陵山區宜機化改造工程使示范區宜機化耕地面積大幅增加,大大提高了土地利用率和土地產出率,也為晉中市丘陵山區農機化發展開辟了新的路徑,下一步要繼續做好靈石縣丘陵山區宜機化改造試點規劃工作,重點發展當地農機社會化服務組織,創新農機作業服務模式,摸索出切實適宜示范區作物生產、管理、經營模式,還要通過示范區經濟效益、社會效益的示范,逐步探索適宜在晉中市進行大面積推廣的宜機化改造、推進丘陵山區農機化發展的“晉中路徑”,真正打破晉中市丘陵山區農機化發展困局。
臨汾市農機推廣站檢查2019年丘陵山區宜機化項目實施情況
為確保2019年全市丘陵山區宜機化項目按時保質保量完成,11月21日,臨汾市農機推廣站站長李文革帶領推廣站技術人員對鄉寧縣丘陵山區農田宜機化改造試點項目進行了督導檢查。
在鄉寧縣九龍牧業發展有限公司,縣農機推廣站技術人員和九龍牧業公司經理對2019年丘陵山區農田宜機化改造試點項目建設情況進行了詳細匯報。市檢查組對照項目目標任務書、項目實施方案,仔細查看了項目資料,從項目承擔主體情況、實施圖紙、簽訂合同、施工方案等方面,進行了對照檢查。
隨后,檢查組一行深入宜機化項目改造現場,查看開工作業情況,對項目實施提出了幾點要求:一是要保證工程質量,確保工程按期完成;二是強調項目的實施必須嚴格按照省農機發展中心項目實施指導意見和縣級實施方案,進一步明確細化工作方法,保證項目實施符合相關規定,為全面完成丘陵山區宜機化改造項目奠定基礎。
陽泉市農機中心對盂縣“宜機化改造項目”進展情況進行督查
2019年陽泉市成為全省“丘陵山區宜機化改造項目”重點市,承擔1500畝宜機化改造任務,現已完成勘察測繪和工程設計進入施工階段。
11月12日,市農機中心技術人員到盂縣北下莊鄉后川村、孫家莊鎮石輝坪村、萇池鎮小獨頭村三個宜機化改造實施點進行現場督查。每到一處,都詳細詢問了施工進度,并要求施工方要在保證安全的情況下加快施工,在12月20日前完成改造。
陽泉市農機中心督查平定縣農田宜機化改造項目
11月20日,陽泉市農機中心楊秀明副主任及推廣站人員到柏井鎮里牌嶺村農田宜機化改造現場督查,縣農機中心相關領導和推廣站人員陪同。
項目改造現場挖機、鏟車齊上陣,主要采用地塊歸并整理、緩坡化改造、修建地塊進出通道等工程技術措施,嚴格按照施工方案、設計圖進行施工,現已完成約150畝。
督查組根據實地考察情況,提出了合理性意見、建議。楊秀明強調,陽泉市為2019年宜機化改造重點推進示范市,合作社在保證工程進度的同時,定要把好質量關。
本文由農機網整理發布,資料來源:臨汾市農機推廣站 、晉中市推廣站 、陽泉市農機推廣站 、平定縣推廣站,如有侵權或異議請聯系我們。
所有評論僅代表網友意見,與本站立場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