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域山地飛防無人機簡介:
采用第三代120度超廣角雙目視覺三維感知系統,在山地等各種復雜環境下:可高速、高靈敏自主避障,確保人身與飛行安全。超低仿地,高速飛行,防止藥劑飄散,用藥安全。無需測繪,縮短非作業時間,提高全程作業效率。
在衛星定位信號不穩甚至丟失情況下,可繼續安全智能飛行,保持兩分鐘精準作業。
CCMS同軸反轉常溫彌霧系統,實現20至250微米范圍內的粒徑雙峰分布,粗霧滴定向性好,細霧滴穿透性強,更適合厚冠層作物。實時動態流量匹配、左右噴頭自均衡,流量更精準。16kg高強度碳纖維折疊機身,單人即可搬運轉場。精準高效完成各種作物,尤其是高桿及果樹作物的飛防作業。
特點:
1、驅動模塊
功能特性:輸出控制驅動霧化模塊和噴灑流量泵控制驅動 輸出,既可手動操作控制,也可遠程通訊控制。
電氣參數:電源電壓:48V 或 24V,額定功率:500W
通訊接口:RS232, CAN 總線
噴灑控制:流量范圍 50~1000 毫升/分鐘, 霧化顆粒直徑 10 ~ 300 微米 (可調)
外形結構:尺寸 105*65*45(mm),重量:200 克
2、轉場便捷,維護簡單
折疊機身,后備箱輕松收納
16kg高強碳纖維機身,單人輕松搬運轉場
快拆設計,一顆螺絲更換機臂
整機IP67防護設計
全域山地飛防無人機技術實現:
(一)障礙感知——原地懸停等指令
要避開障礙物,首先得探測到障礙物,對吧。那么市場上常見的無人機測距傳感器有超聲波、紅外線或者激光等等,但對于農業無人機來說,受農田的復雜環境影響,難度會更加大,干擾系數太多。因為以上傳感器能獲得的數據太少,干擾因素多,所以此時的在感知障礙后只能做到原地懸停,需要手動去下達指令,比較依賴飛手的關注和操作。而進階的自主避障植保無人機避障技術,則是在障礙物感知基礎上,能夠規劃避障的行進路線,提高智能化,方便操作。
(二)規劃障礙——規劃行進方向
在這個階段的應用比較普遍的是視覺避障——雙目視覺。這種技術是根據人眼估計距離的原理,就是通過兩個不同距離的攝像頭拍攝同一個障礙物場景,然后利用攝像頭之間的距離差去換算成無人機和障礙物之間的距離。這一種技術可以幫助植保無人機在一定程度上做到自主避障。
(三)自主繞障——三維地圖和路線優化
避障技術再進一步,就是實現自主繞障了。要實現自主繞障,需要依靠實時場景的構建,以及控制系統算法去自行規劃避障路線。但是目前的技術在“實時”和“計算力”方面還不夠完善,畢竟自主避障植保無人機的功耗和計算能力都是有限制的,暫時還沒辦法*地實時感知周圍環境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