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是一個農業大國,以前農業基本都是靠人力來進行,隨著科技的發展,年輕的人員大多不愿從事農業作業,農業從業者的年齡不斷增大,有經驗的駕駛員在不斷流失,對于自動機械化生產的呼聲愈發強烈。
所以,發展智能新興產業,推動*、智能農機的研發、試驗和應用就勢在必行了,農機自動駕駛技術就是目前推進農業科技進步,開展智能農業機械發展中重要的一項。
那么,農機無人駕駛技術采用什么樣的原理來進行的呢?我們跟著上海司南小編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農機無人駕駛技術是實現無人作業的核心技術,涉及到計算機、電子、控制和通信等多個學科。
拖拉機無人駕駛技術研究的目的是使拖拉機具備自主行走和自主作業的能力。在作業過程中,控制系統會不斷地比較拖拉機的真實位置與規劃路徑之間的偏差,向拖拉機的轉向系統發出指令,讓拖拉機快速準確地修正前進方向,使得拖拉機始終保持在正確的航線上。因為拖拉機的任務是掛載農機具開展生產作業,因此,還要結合作業任務的特點,合理、流暢地控制拖拉機的發動機轉速、升起或降下農機具,如果是播種施肥,還要精確地設定相關的作業參數。
農機無人駕駛主要包括四大關鍵技術:定位、控制、規劃、感知。
那么農機無人駕駛到底是怎么運作的,它怎樣應用于具體耕、種作業中呢?如果想讓無人駕駛拖拉機準確無誤的作業,還必須要做一系列前期準備工作。
1、地塊數字化規劃
要提前對作業地塊實地勘察,根據地塊、地力,種植計劃等統籌對地塊進行劃區,采集每個地塊邊界、障礙物、配套設施等的經緯度等數據。本試驗地塊總面積約200畝,地塊南北長238米、東西長481米,接近于長方形,地塊較為規整。地塊內還存在灌渠、電線桿、樹等障礙物,比較有代表性。根據需要設置了測試區、試驗區、示范區、機耕道等。利用高精度定位設備對地塊進行了測繪,并對地塊內障礙物進行了測量與標定,形成了地塊地形圖。
2、測土配方
為了提高施肥準確度,保證產量,在確定示范區地塊后,我們還對土壤5個點位的0-20厘米層級土壤養分情況進行取樣與檢測分析,該地為半沙性土壤、偏堿性,根據土壤有機質、堿解氮、有效磷、速效鉀等測土結果,結合當地種植經驗,給出氮磷鉀比例為20:10:10的施肥建議。根據不同區域肥力情況,制作了變量施肥圖,為精量施肥奠定基礎。
3、任務規劃
本次作業計劃種植普通玉米,我們綜合考慮土壤特性及北京大興氣候條件,最終選擇聯科532品種進行種植,玉米種植設定行距65厘米,株距25厘米,畝株量4000株,底肥一次性深施,根據不同點位土壤肥力施用40-50公斤/畝。整個種植過程包括耕整地、播種并施底肥、植保、收獲、秸稈處理五個環節,其中無人駕駛應用于耕整地耙地及播種施肥環節。并將相關機具不同區域控制進行規劃設計。
4、路徑規劃
根據地形圖及各環節作業機具幅寬與作業方式進行了路徑規劃,并上傳至自動導航駕駛系統中,使農機按照規劃路線行駛及作業。
立即詢價
您提交后,專屬客服將第一時間為您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