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農機網 訪談資訊】 保護性耕作技術,是目前全世界范圍內更為先進、綠色的耕種制度,是我國實現“藏糧于地、藏糧于技”戰略、全面邁向農業現代化必須要走的路子。同時,保護性耕作也是目前最符合我國農業生產發展的耕作模式之一,能夠確保農業的可持續發展。近些年國家高度重視保護性耕作,2021年中央一號文件也明確提出了“推廣保護性耕作模式”。
保護性耕作的核心技術包括秸稈覆蓋、免耕、少耕技術及其配套的專用機具。而提到保護性耕作相關機具,就不得不提到德邦大為。
北京德邦大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簡稱:德邦大為)是專門為我國保護性耕作設計和生產相關配套免耕播種機的專業生產企業。在2021中國國際農機展現場,農機網采訪到了德邦大為總工程師苗全先生,通過采訪苗工,我們更加深入地了解了保護性耕作的重要性以及德邦大為先進的技術和產品。
保護性耕作機具,是如何保護耕地的?
苗工向我們介紹道,德邦大為的免耕播種機從兩行機型到八行機型共有系列產品7種,變型產品13種,可實現在全部秸稈覆蓋條件下作業,一次完成秸稈切斷與清理底化肥側位深施和口肥淺施、種床疏松與整理、播種開溝與單粒播種、擠壓覆土與重鎮壓、作業監測與數據遠程傳輸等12道工序,滿足了保護性耕作免耕播種的農藝要求,同時具備以下幾大特點:
一是秸稈處理能力強,主要進行秸稈切斷與清理,保證在有全部秸稈覆蓋免耕的條件下讓種子可以播下去,這是最主要的特點;
二是免耕入土效果好,要求具有免耕狀態下入土效果好的功能,免耕播種機開溝深度有保障,德邦大為的免耕播種機目前施肥深度可以達到8-15厘米,比普通的播種機深3-5厘米,播種開溝深淺一致;
三是播種量控制準,德邦大為播種機采用高性能排種器,包括機械式排種器和氣吸式排種器可以雙選,前者下種精度可達到98%以上,后者則可達到99.7%以上,這個效果是非常精準的;
四是適應區域范圍廣,無論是黏土、沙土還是免耕地、旋耕地,德邦大為的種床處理都是非常到位的,最主要的體現就是防黏土的效果,由于秸稈覆蓋后土壤濕度大,所以土壤黏性大,一般的免耕播種機在作業時容易粘泥擁堵,而德邦大為擁堵現象很少出現;
五是智能化裝置功能多,在智能化應用發展迅速的當下,德邦大為同樣緊跟時代步伐,將智能化裝備與免耕播種機進行一體化設計,實現了對現場作業數據進行實時監測的同時進行遠程傳輸。苗工介紹:“我們管它叫農機管家,德邦大為的農機管家特點就是,當播種機播下了種子后才會上傳數據,可以防止播種作業數據的造假。”
保護黑土地是國家層面的重大戰略
眾所周知,近些年國家高度重視東北黑土地保護和推行保護性耕作。2020年初,農業農村部和財政部聯合印發《東北黑土地保護性耕作行動計劃(2020—2025年)》,提出在東北適宜區域全面推廣應用保護性耕作,力爭到2025年,實施保護性耕作面積1.4億畝;2021年,中央財政投入資金28億元,支持黑土地保護性耕作實施面積7000萬畝。
苗工表示,這是國家層面的重大戰略,德邦大為從研發生產農機那天開始,就致力于我國的黑土地保護,并連續4年在環京津冀地帶舉辦了保護性耕作相關論壇,之后又連續3年在東北四省區舉辦論壇和現場演示活動,這些都是由德邦大為承擔資金、場地、人員和相關機具。“作為一個農機生產企業,能夠為國家的保護黑土地工程作出自己的貢獻,能夠推進農業可持續發展造福人民,我認為這是很有意義的”,苗工這樣說道。
最后,對于此次展會,苗工表示:“多年來我參加國際農機展不下十次了。通過觀察我發現國家制造業發展越來越快、越來越好,原來的中國制造正在走向中國智造,每一年都在進步,國產農機已經追上甚至部分已經超過了國外品牌。而我們德邦大為通過自己的努力現在的產品也完全可以替代進口產品了。”
結語:正是有德邦大為這樣專注技術創新、專注為中國農業發展增磚添瓦的國產品牌,中國的農機產業才發展得越來越好。就像苗工所說,充分發揮企業自身的科技優勢,為保護黑土地和保護性耕作持續發力,為農業可持續發展、保障糧食安全貢獻出企業的力量。
推薦觀看更多
-
11950次播放
-
11830次播放
-
11580次播放
-
11623次播放
-
10567次播放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