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機網 明星企業】 *,常州東風農機集團有限公司(簡稱“東風農機”)是我國農機行業內影響力深遠的民族品牌。公司始建于1952年,至今已有67年輝煌發展歷史,尤其是在2003年改制為民營企業后,發展更是突飛猛進,如今已成功躋身《中國機械工業》。“大海航行靠舵手”,企業的發展離不開杰出的帶頭人。改制十多年來,東風農機在董事長宣碧華的帶領下,銳意進取、創新發展,由瀕臨破產的國有老企業重新煥發出勃勃生機,成功進入農機行業方陣,并繼續大步向前。

高瞻遠矚:刷新起點從容迸進
2003年,45歲的宣碧華入主東風農機時,已是聲名顯赫的“中國鏈條大王”,當時由他創辦的的杭州東華鏈條發展勢頭很好,在國內零部件行業已經是*企業,而當時我國農機行業正處于低谷期,率并不高。然而宣碧華卻力排眾議,毅然決然地進入了農機行業。他認為,鏈條產品雖然有機械制造業的“柴米油鹽醋”之稱,但畢竟是零部件生產,平臺狹窄,拓展余地并不大。十年多時間,東華已經做到了國內,即使做到老大,規模也就在二三十億元左右,已經觸到了行業的天花板,必須尋找一個更大規模的主機制造業平臺,培育新的利潤增長點。
就這樣,高瞻遠矚的宣碧華入主東風農機后使其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企業的研發、制造能力得到顯著提升。現已發展成集手扶
拖拉機、大中型輪式拖拉機、
插秧機、稻麥
聯合收割機、采棉機、植保機、烘干機、車輛傳動、各式農機具的研發、制造、銷售、服務于一體的大型綜合農業機械公司;企業年銷售收入從改制初期的1.8億元,發展到現在的25億元;目前東風牌大中型輪式拖拉機年產銷量達5萬臺,市場占有率達12%;主要產品累計產銷超過350萬臺,銷售網絡遍及全國31個省、市、自治區;經銷商由2003年的327家擴大到目前的852家;外銷國家和地區由2003年的69個擴大到目前的135個;年出口創匯突破6000萬美元。可以說,東風農機已成為了*的民族品牌。
多年奉獻:擔得起榮譽與勛章
從小的方面說,宣碧華讓風雨飄搖的老牌國企重新煥發生機并熠熠生輝,讓東風農機員工們的收入大大提高,過上了好日子;從大的方面說,多年來,蒸蒸日上的東風農機也為我國農機化發展做出了貢獻,這份功勛章授予宣董事長是當之無愧的。

去年底,2018全國農機工業工作會議暨中國農業機械工業協會五屆七次理事會會議在北京召開,東風農機集團榮獲改革開放四十年中國農機工業杰出貢獻獎,而宣碧華董事長也榮獲改革開放四十年中國農機工業功勛獎章。
宣董事長的頒獎詞中這樣寫道:懷著一份“堅守制造業,打造民族工業典范”的夢想,40多年來“經得起冷落、擋得住誘惑、扛得住寂寞”,扎根制造業,成為中國民族工業的典范。

2019年4月底,落實習“大力推進農業機械化、智能化”重要論述暨紀念主席“農業的根本出路在于機械化”論斷發表60周年報告會在江蘇大學隆重舉行,宣碧華董事長再獲殊榮,當選“中國農業機械化發展60周年杰出人物”。
成績代表過去,未來不可限量。今天,東風農機正按照宣碧華董事長提出的——“代表中國企業的素質、代表中國產品的水平、代表中國品牌的形象、代表中國產業工人的風采”要求,強素質、上水平、樹品牌、提能力,明確發展目標和路徑:“敢與時間賽跑,全力打造滿足市場與客戶的能力;集聚優勢資源,致力發展農業機械化全過程全系列產品;做好做精做強,全面提升現代制造能力與水平;創新經營模式,不斷優化體制機制,提高企業素質、效率、效益、公平”,向著“邁向農機方陣”的目標大步向前。展望未來,相信東風農機在宣董事長的帶領下,乘“東風”而上,創造出新的輝煌。
所有評論僅代表網友意見,與本站立場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