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機網 一周看點】
關鍵詞:數智化、智能制造
在當前“機械化-自動化-智能化-萬物互聯”的演進路徑中,越來越多的企業認識到了自動化、智能化發展的重要性,智能工廠也在逐步改變著制造業的生產方式和商業模式,制造業質量效益全面提升。智能制造正在以其*的技術優勢席卷制造行業。11月7日,國內“5G+智慧農機”示范應用場景在上海市崇明區萬禾有機農場千畝有機稻田里演示,這片區域實現了5G信號全覆蓋。活動現場展示了新能源智能農機、農業植保機器人、無人駕駛
收割機等新型智慧農機。
關鍵詞:技術、人才
整個“雙十一”的狂歡終定格在了幾個數據上,交易額2684億、物流訂單12.92億、阿里云峰值54.4萬筆/秒、支付寶OceanBase每秒處理峰值6100萬次、淘寶直播促成交易近200億……事實上,每一筆訂單、每一次交易、每一筆支付、每一個包裹都面臨著重大的技術挑戰。在農機領域,隨著A(人工智能)B(區塊鏈)C(云計算)D(大數據)四大高新技術的落地應用,整個行業日益增長的復合型人才、科技人才需求同巨大的人才缺口之間的矛盾愈發凸顯。
關鍵詞:電子商務、信息化服務
隨著網絡直播的盛行,如今已經進入“全民直播”的時代,在雙十一前后越來越多的當紅主播頻上熱搜,各大明星也紛紛進入直播間,甚至是一些*的總裁、高管也開始親自上陣。而在下沉市場,更有1.5萬名村播走進田間地頭開播。近年來農業農村電子商務快速發展,截至2018年底,電子商務綜合示范累計支持1016個示范縣,建設電商公共服務中心和物流配送中心1000多個,鄉村服務站點8萬多個,快遞鄉鎮覆蓋率超過90%。
聚焦:《關于深化農業技術人員職稱制度改革的指導意見》
近日,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農業農村部印發了《關于深化農業技術人員職稱制度改革的指導意見》。《意見》明確,在農業系列增設正農藝師、正畜牧師、正獸醫師。同時,繼續保留農業技術推廣研究員作為正職稱,面向長期在縣鄉及以下農業農村一線和各類涉農企業從事技術推廣服務工作的農業技術人員。
農業農村部公布農機購置補貼政策落實延伸績效管理實施方案
近日,農業農村部辦公廳發布了《關于印發2019年度專項工作延伸績效管理實施方案的通知》,將農機購置補貼政策落實作為考核項目之一,繼續對省級主管部門進行延伸績效評價。與上年相比,2019年度農機購置補貼政策落實延伸績效管理指標體系在壓減指標數量、優化考核內容及評分標準、嚴肅重要扣減分事項等方面都有較大調整。調整后的考核指標體系標準明確、結構合理,將進一步發揮績效管理推動農機購置補貼政策落實的重要作用。
全國農機安全監理改革創新工作會在北京召開
11月12日至13日,農業農村部農機試驗鑒定總站、農機推廣總站在京組織召開了全國農機安全監理改革創新工作會。會議在《農業機械安全監督管理條例》實施10周年、貫徹落實國務院2018年42號文開局之年、“放管服”改革和農業綜合行政執法改革關鍵時期召開,總結交流了各地農機安全監理工作經驗和成效,研究部署了農機安全監理工作的改革發展創新措施及下一階段重點工作。
11月13日,農業農村部舉行奶業振興新聞發布會
11月13日,農業農村部就介紹奶業振興成效有關情況舉行了新聞發布會。自2018年國務院辦公廳出臺《關于推進奶業振興保障乳品質量安全的意見》以來,各地各有關部門按照奶業振興發展的總體要求,科學設定發展目標,推動奶源基地建設、乳品加工、市場流通等重點任務和政策措施的落實,強化組織協調和督促檢查,發揮奶農和企業的主體作用,形成了振興奶業的良好氛圍。
農業農村部發布《數說新中國70年農業農村巨變》
11月14日,農業農村部市場與信息化司在江西南昌發布《數說新中國70年農業農村巨變》,用一系列數據展示了新中國成立70年來“三農”領域的重大方針政策、改革實踐和輝煌成就,回顧70年來中國農業農村的發展歷程,以實際行動獻禮新中國成立70周年。這也是利用數據對我國70年農業農村發展進行全面系統梳理。本次發布的一系列數據報告涵蓋了農業生產、農村改革、農民生活等各個方面,數據量大而詳實,內容豐富而全面。特別注意的是,還采用了專業的數據分析技術,配合可視化處理手段,圖文并茂、生動直觀、可讀性強。
本文由農機網整理發布,部分資料來源:農業農村部,如有侵權或異議請聯系我們。
所有評論僅代表網友意見,與本站立場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