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農機網 本站原創】 2018年1月9日,2017年全國農機工業工作會議暨中國農業機械工業協會五屆六次理事會會議在北京召開。中國農機工業協會副秘書長寧學貴分析了2017年我國農機工業運行情況,并對2018年發展趨勢進行了預測。
2017年我國農機工業總體運行平穩
1月11日,中國農業機械流通協會公布2017年12月中國農機市場景氣指數為27.5%,環比上升0.3個百分點,同比上升8.1個百分點。特約分析師張華光認為12月份農機市場景氣指數依然處于不景氣區間,但環比、同比均出現不同程度的增長。已經開始的一月份對農機行業來說依然是淡季,總的指數可能仍然會停留在不景氣的區間。
對于業內人士來說,對2017年農機行業的行情走勢普遍感覺是低迷,但是根據多種數據顯示,我國農機工業總體運行趨勢平穩,進入深度轉型調整階段,換句話說就是我國農機工業正從追求高速增長逐步過渡到追求高質量發展。
據統計,2017年1—11月,我國規模以上農機企業實現主營業務收入3988.91億元,同比2016年增長6.79%,實現利潤223.01億元,同比增長8.52%,企業微利經營。農機出口總額272.19億元,同比增長7.7%;完成固定資產投資總額954億元,同比下降9.31%;投產項目1144項,同比增長13.94%。
相比農機行業高速發展的黃金十年,2017年發展態勢的確是差強人意,甚至有人認為這是十幾年來差的一年。但是回顧一下農機行業的黃金十年,我們不難發現,高速發展的背后離不開政策的推動。
2004年,也就是“黃金十年”開始的年,我國開始實施農機購置補貼政策,對購買農機的用戶進行補貼,這項政策極大地激發了農戶的購買欲,企業也因此獲利頗豐,農機行業由此進入高速發展階段,政策推動功不可沒,而到了2018年,業內人士預言我國農機工業依然面臨著良好地發展機遇,政策環境持續向好。
2018年政策環境持續向好
農機購置補貼政策自2004年開始實施以來,至今已有14個年頭,十幾年的發展和完善讓農機購置補貼政策實施起來更有力度。為了加快推動我國農機裝備產業升級,2016年三部門印發《農機裝備發展行動方案(2016-2025)》。為提高農機裝備技術水平和核心競爭力,增強農機裝備有效供給,促進農業現代化,根據《增強制造業核心競爭力三年行動計劃(2018-2020年)》制定的《現代農業機械關鍵技術產業化實施方案》……農機行業目前的緩慢發展只是暫時性的,我國的農業現代化戰略和國家糧食安全依然要依賴農業機械,所以2018年國家對于農機工業有更多的利好政策,這一系列政策方案的實施將促進2018年農機工業穩定而持續的發展。
結語
雖說2018年終于要看到曙光了,但是依然不可掉以輕心,機遇是留給有準備的人的。農機企業要提振信心,重整旗鼓,堅持以創新推動企業發展,不斷提升自身核心競爭力,突破薄弱環節,做好萬全的準備,2018年重新出發!
所有評論僅代表網友意見,與本站立場無關。